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IT浪潮  >  天津行情  >  天津促销信息  >  天津手机周刊
关键词:

Topic:双摄像头是趋势还是噱头?看完你就知道了

(北方网IT频道编辑小莫整理)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人们对手机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经历了“核”战、屏幕大战,各大厂商在手机市场中的较量终于进入到了用户体验的较量环节,而在系统优化外,拍照水平的较量渐渐变为了重头戏,于是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了PK摄像头的小战场中,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而双摄像头这一名称,也随之诞生了。

面对着众多关于双摄像头的宣传口号以及相关新闻,很多用户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双摄像头真的很好用吗?好用到可能iPhone 7都会采用?

双摄像头是什么原理 真好用吗?

传感器尺寸和镜头素质直接决定了相机的成像质量,在智能手机中,由于体积和厚度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提高传感器尺寸和镜头的光学素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加入第二颗摄像头来提高成像质量就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

就仿生学来说,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都是两只眼睛,而昆虫等动物拥有数量众多的眼睛,我们称之为阵列。可以说,手机从单摄像头到双摄像头或阵列镜头是一次自然进化的结果。

回归到手机,当我们拍照时,两个摄像头会同我们的眼睛一样,各司其职,一枚镜头负责图像色彩收集,而一枚镜头则负责亮度、轮廓和细节的收集ISP,后方将两者的信息汇总,就会呈现出更好的最终的成片。

双摄像头可以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

理论上,两颗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通过算法合成可拍摄出接近双倍清晰度的照片,即接近2600万像素的照片。在实际拍照过程中采用双摄像头能拍摄到更多画面细节。这就解决了当前单摄像头方案的像素越高模组高度越大,但手机却越做越薄的矛盾。

另外,双摄像头在弱光环境下拍摄的照片也会有更佳的效果,因为采用双摄像头,其入光量理论上会增加一倍,能够直接提高照片的感光度,降低图像噪点,在弱光拍照和夜景拍摄中效果表现更佳。

而在对焦方面,双摄像头也可以更加智能,传统的拍照是先对焦后拍照,而双摄像头方案却颠覆了这一传统,可实现先拍照后对焦。不需要在拍照时提前对焦,只需对准画面点击按钮完成拍摄,手机就会自动保存不同焦距的照片,拍完后在预览或者图库里找到图片,点击照片任意位置即可实现重新对焦的功能,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人眼能够实现的效果。

双摄像头是今年智能手机最大的看点

智能手机正在变得越来越“无聊”,它们都拥有差不多的配置,类似的摄像头和存储空间,仅仅在外观设计、是否防水或者具备指纹识别功能等这些「小」功能上有所区别,智能手机需要一些“新东西”来重新吸引我们的注意。

目前已经有很多Android手机厂商抢先试水双摄像头,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360奇酷手机旗舰版、华为荣耀6Plus等,此外有传闻苹果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的“iPhone 7”上也会配备类似的双摄像头技术,它们之前曾收购了另外一家致力于提高手机成像质量的以色列公司。

如果真像传言那样,苹果在「iPhone 7」中使用具备光学变焦能力的双摄像头,那些没有给手机配备双摄像头计划的厂商就不得不重新考虑它们的产品设计方向。对于那些喜欢用手机拍摄的用户,双摄像头让他们总算有了新的盼头。

忘掉 VR,忘掉移动支付吧,双摄像头才是今年智能手机最大的看点。

实际上,手机业和相机业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还原人眼看到的真实情景,从更高的解析度、感光度,更小的颗粒感,甚至到现实场景的还原。当虚幻变得真实,虚拟现实时代可能也就来了,所以说,双摄像头的出世并非是一种噱头,而真的是一种进化,这种进化也并非终极阶段,前面我们提到的阵列,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App推荐

拖延症,杀伤力巨大却最常反复发作。而市面上解决拖延症的方法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完成待办清单。但是,当我们的待办清单越来越长时,却只会带来无尽的焦虑,没有丝毫动力。其实,对付拖延症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又纯粹:只认真做手头这一件事,只认真把这一件事做好。 Doo- Get Things Done 就是基于这一思路设计的效率应用。

Doo的设计思路非常简明有效:你所添加的待办事项,将按照时间顺序形成事件流。其中,只有当下需要完成的任务,会形成卡片,让你一眼看到。……[了解更多]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