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担弘扬红色短信文化重任? |
|
http://www.enorth.com.cn
2007-12-17 15:52
|
|
| |
一条短信,常常改变一种思路,影响一种心情。
如果说,频繁收到垃圾短信令人心烦,那么黄段子、黑段子的不断传播,则容易让人思想颓废,有一种消极厌世的心态。而在手机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如此紧密的今天,这类低俗不良短信的广泛存在,不仅是对优秀主流文化的一种冲击,也影响了良好社会风气和文化风尚的形成,更使社会难以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诚然,只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全社会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精神追求。但面对基于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如何弘扬健康、积极、向上的红色短信文化,显然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尽管短信传播的点对点方式,一时让管理者无所适从,以为对手机用户群体失去了影响力和约束力。但一个社会主张什么,倡导什么,弘扬什么,还是容易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基于运营商们在技术和用户资源方面的优势,它们在弘扬红色短信文化中的角色便至为关键。
有学者认为,资本是无道德的,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也正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当初一些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们视而不见或默许一些黄段子、黑段子的广泛传播,赚取了不菲的经济效益。但由此而造成的社会代价和文化损失却是难以估量的。
资本无德,行而不远。运营商们只有勇于担当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才能在通信市场的激烈角逐中站稳,才能以良好的社会形象生存于世。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掀起红段子旋风,其海南公司承办的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不仅是对其集团公司的“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核心价值理念的创新实践,也是它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的深刻认知。
担当弘扬红色短信文化的重任,有心还需有力。主流健康的文化能不能真正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有益影响,关键还在于有没有文化创新的思维,能不能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开展文化创新。
应当说,红段子大赛和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等,在文化创新上做了新的尝试和实践。比如,它们创新采用疏导方式引导手机网络文化发展,创新互动式、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模式,探索手机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的互动发展,创新收益分成模式等。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对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才使得红段子大赛和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中国移动的一些文化创新实践,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参与文化建设的一个标杆。而面对新技术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担起弘扬红色短信文化重任,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探索。基于短信文化作品的易逝性和人们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变动等,只有源源不断的源于生活反映实际的新作品的跟进,红色短信文化方能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因而,一旦踏上了这条路,担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就没有归途,没有停滞,只有勇往直前,不断开拓,我们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
编辑:
赵国栋
|
[进入IT论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