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AMD毫无预兆的向移动处理器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移动式双核速龙64位处理器TK-53,通过我们的评测结果,我们很明显的感觉到,AMD正在给Intel敲响警钟。
● TK-53横空出世
TK-53虽然属于速龙系列,但它却是基于AMD双核炫龙架构,支持64位计算,最重要的一点是TK-53采用了65纳米制程。对许多消费者来说,65纳米制程只不过是数字上的提升,但对厂商来说却是技术又一次飞跃,所以在测试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来了解一下65纳米制程对AMD和TK-53的重要意义。
通常我们所说的CPU的“制作工艺”是指在生产CPU过程中,要进行加工各种电路和电子元件,制造导线连接各个元器件。通常其生产的精度以微米(长度单位,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来表示,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纳米(1纳米等于千分之一微米)的时代。精度越高,生产工艺越先进。在同样的材料中可以制造更多的电子元件,连接线也越细,提高CPU的集成度,CPU的功耗也越小。
首款0.13微米制程处理器——AMD AthlonXP 1700+
新制程的运用使TK-53核心面积小于TL-50
1995年以后,从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到90纳米,处理器制程以几乎每年一次的速度进行提升,到现在65纳米已经成为主流。AMD与Intel也在处理器制程上进行着赛跑,进入纳米时代,Intel和AMD齐头并进,都先后推出了65纳米制程处理器,而这次TK-53的上市无疑又让世人的眼光聚焦与AMD。
● TK-53优势解析
AMD将移动式双核速龙64位处理器TK-53定位与主流双核笔记本市场,而目前这个市场上主要有Intel的T2080,所以TK-53的上市也直接将矛头指向T2080,那么TK-53的具体优势在哪?在下面笔者就以T2080做比较,一一为大家展现。
● 产品定位
首先从产品定位来看,T2080处理器属于T2060的高频版本,而T2060是T2050的缩水产品,Intel推出T2060就是出于加速双核处理器的普及,迅速占领低端市场而考虑的,虽然在价格上降下来了,但T2060将二级缓存减半仅为1MB,在性能上,这对于十分依赖二级缓存的Intel处理器来说是致命的。而且上市之初Intel对T2060也含糊其辞,使不少消费者将其误认为“Core Duo”系列产品,所以直到现在仍有部分消费者对所谓的Intel奔腾双核处理器颇有微辞。
缩水的T2080处理器
再看TK-53,AMD直接是将其定位为中低端市场主流双核处理器,在价格上的优势非常明显。而且TK-53也是一款全新的产品,完全不存在缩水的情况,全新的构架、制程和价格让TK-53在市场定位就胜过T2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