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IT浪潮 > 滚动新闻 正文
关键词:

链条与链条的竞争 国产家电业期待上游拯救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6-29 11:35

  进军上游产业,通过“上下通吃”整合资源,进而谋求在产业链上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家电业自我拯救之途

  文/本刊记者何斌

  虽然连年亏损,但来自台湾的中华映管还是成了竞相合作的“热门对象”。不久前,刚上任的中华映管董事长林蔚山表示,中华映管不排除与康佳交换股权的可能,类似去年与厦华的模式,加强上下游的结盟合作。

  林镇弘——林蔚山的前任——在2006年一度风光无限:成功控股厦华电子36%股权;投资2亿美元在厦门建设液晶模组工厂;在深圳的模组工厂也已投产;在大陆完成了其8座工厂的布局。但这一切并没有给中华映管带来利润增长,反而在去年赔了139亿元新台币,创下台湾面板史上单一公司最大亏损纪录,直接导致了林镇弘的下台。

  但对于厦华与康佳而言,与其合作的最大价值在于,他们都需要数量庞大的液晶电视面板,这正是位居全球液晶面板五强的中华映管可以提供的。

  在四川,偏居一隅的长虹正在风风火火地组建中国第一条PDP(等离子)屏生产线。其与世纪双虹(长虹集团等离子项目的实体运营公司)以及来自美国的投资公司将共同出资18亿元,注册成立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简称虹欧)。此前,长虹刚刚以近1亿美元间接控制了技术提供方韩国ORION 75%股权,而长虹等离子屏项目的总投资将超过8亿美元。四川长虹在公告中指出,参与虹欧公司的目的,是将公司的平板彩电产业向上游进行战略转移,掌握关键器件的核心技术,以获得平板电视的主动权。

  其实,国内彩电厂商进军上游面板市场早就不是个案,而已经成为集体行为。此前,2006年1月23日,TCL、创维、康佳、长虹四家彩电巨头与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公司各投资200万元共同成立深圳聚龙光电公司,进军平板液晶屏的上游制造领域。创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学斌对《中国企业家》说:“创维参股的出发点,就是希望涉足核心部件。”

  很显然,抢占上游资源,以获得相应的系统整合能力,已经成为了家电企业们“不约而同”的扩张方向。

  寻求新空间

  “企业做到百亿规模之后如何能够持续赢利并壮大?这是我现在考虑最多的问题。”正如张学斌所言,企业在逐渐壮大的过程中,总是要不断找寻新的赢利空间,新的出路。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掌控能力仍面临挑战,围绕核心产业展开“相关多元化”的产业链的拓展成为很多企业的现实选择。

  早在2005年3月,创维集团对外宣布首期投资2.4亿元,发展6英寸半导体芯片项目。“进军半导体是为涉足芯片设计奠定基础,只有具备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才能成为强势企业。”创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学斌对《中国企业家》说,“把核心产业做强,必然需要向彩电业上游延伸,比如精密模具、半导体封装。”

  长虹早就觊觎上游产业链。长虹新帅赵勇上任不久即表示,电子产品分为“整机-关键部品-软件”三个层次,长虹在巩固整机领域实力的同时,将有选择地进入关键部品领域(如平面显示器、锂电池),合作是切入新产业的最佳方式。

  而TCL的思路也如出一辙。TCL集团在2005年就专门成立了部品事业本部,专门发展上游附加值较高的领域。随后接连与美国Infocus公司、韩国Bhflex公司和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分别在光机项目、柔性电路板项目和显示器方面展开合作。当时的TCL部品事业本部总裁胡秋生表示,TCL正在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战略。

  进军上游,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由于资源有限,具体在切入的时候,不少企业纷纷不约而同地选择从低端开始。比如TCL、创维都选择了投资较小的半导体、小屏幕液晶模块,投资额度均在2亿-3亿元之间。

  “选择从前端还是从后端做起,这取决于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在这两个能力都不强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从上游的‘下游’做起。”在张学斌看来,这并不意味着一直落后,而在于经验积累和发力时机的把握。

  那么,“向上走”究竟又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新空间?

  抗风险

  向产业链上游渗透的最明显好处在于,通过上下游的全盘掌控,降低了供给的风险,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透过空调行业两大巨头的布局表现得再明显不过。

  目前,格力电器和美的电器已成为国内A股中,家电制造业内股价最高的两只股票。4月12日,格力电器发布的年报显示,2006年获得净利润6.28亿,同比增长近24%;而美的电器3月发布的年报也显示,2006年净利润达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漂亮的年报的背后,其实行业背景并不理想:铜等大宗原材料的成本持续三年大幅上涨;下游渠道强势挤压行业利润;人民币的升值幅度持续创新高;出口的汇率风险加大;行业产能扩张进一步加大供需矛盾。这也导致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行业毛利率明显降低。

  在这样的“寒冬”下,存活下来并且活得很好的,恰恰正是格力和美的等拥有上游配套资源的企业。

  在空调的产业链中,压缩机是最关键的核心零部件,也是成本控制的重心。通过收购控股及与东芝合作,美的于1998年底进入压缩机领域。格力电器也在2004年和2006年分两次收购了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表示,“这将增强格力空调产业配套能力,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空调主业的市场竞争力”。

  效果很快显现。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受原材料价格上升和空调需求持续高涨的带动,空调压缩机价格也持续上涨,导致很多空调整机生产企业制造成本的居高不下。而在这个时候,格力和美的一方面分别与宝钢、攀钢等上游企业结成同盟以稳定原料价格,另一方面也深刻体会到了其自产压缩机的好处,不仅公司的利润大幅增加,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也显著增强。

  此外,压缩机业务本身也能带来丰厚的利润。美的2006年的压缩机业务销量更是达到955万台,实现销售额33.29亿元(包括内部销售),增长了24.35%,市场份额跃居行业第一。

  据美的首席执行官方洪波介绍,其自产的压缩机有近半数用于满足自身的需求,上下游一体化的配套优势确保了供给,避免了在旺季遭遇供应断货或者遭受上游盘剥的风险。“从去年的情况来看,由于一体化形成的空调产业链优势和协同效应更为显著,并逐步形成综合成本最低、其他竞争者无法取代的产业链优势。”

 [1] [2] 下一页
编辑 乔毅 《中国企业家》杂志
[进入IT论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