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IT浪潮 > 滚动新闻 正文
关键词:

新经济导刊:中国PE新乐土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6-23 18:21

  

  2007年,私募股权投资( Private Equity,以下简称PE)将成为资本市场上最时尚的关键词,仅仅5月份就发生了多起PE收购案。更为令人瞩目的是,第一例PE公开上市案最近浮出水面:美国知名PE黑石集团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文件,计划上市筹资40亿美元,另外还要额外发行2000万单位股票,募集30亿美元。

  而这一史无前例的PE上市案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消息称中国政府已同意将30亿美元委托给黑石进行投资。业内人士分析,所谓的额外发行就是向中国政府定向售股,换言之,中国政府将投资3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的部分股权。据悉,该案具体操盘手为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这是一家刚刚成立的新公司,目前管理着一部分外汇资产。

  黑石上市事件,一方面显示出PE在全球范围内的收购重组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另一方面也表明作为近几年表现极佳的资产类别之一,PE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此番中国政府突破以往外汇投资只投美国国债的先例,进而转向风险高收益也更高的私募股权领域。中国政府首次尝试LP(有限合伙)角色,并选择黑石作为GP(一般合伙),业内将此举视为中国正为下一轮更大规模的私募股权投资试水的信号。

  初入中国

  黑石案使PE进入了国人的视野,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PE就已经来到中国,最初他们主要是投资成长性企业,而非收购重组,华平、华登等是其中代表。这些PE一开始就涉足到中国的传统领域中。例如华平曾投资鹰牌陶瓷,而华登投资过迈瑞医疗,但在当时,这些投资并未形成影响力,使得很多PE无功而返。当时对大多数外资PE来说,进入中国更多的是试探这一新兴市场,他们的主战场还是美国本土。

  PE真正在中国产生影响是在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时期。当时中国也紧跟全球互联网浪潮,迎来了互联网创业的高潮,也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这当中不仅仅有VC(风险投资),一些敢于冒险的PE也纷纷加盟,欲淘金中国。这一时期,VC和PE往往被混为一谈,一些PE在这股互联网浪潮中获得了不错的回报,很多PE至今仍身兼两职,主营PE,同时兼做VC。但随着互联网浪潮的退去,这些PE大佬们纷纷重归传统资源领域,不再一味追求高科技。

  业内公认的PE中国第一单当属2004年5月新桥资本收购深发展一案。是时,历经三年波折,新桥资本最终与深圳市政府签约,以12.53亿元的价格,溢价60%控制了深发展17.89%股权。由此,深发展成为中国首家外资控股商业银行。

  新桥资本成立于1994年,由德州太平洋集团(TPG)和布拉姆资本(BCP)共同设立,专注于亚洲地区。

  并购先行

  深发展案之后,又相继发生了诸多PE收购案,PE在中国的能量也逐步释放出来。这些PE中,除了新桥外,颇具代表性的是凯雷和华平。

  事实上,这几家PE不仅在传统领域收获不菲,在非传统的TMT(IT、通讯和媒体)领域的投资同样风光,命中率颇高,譬如新桥联合IDG投资万网,凯雷投资携程、聚众传媒和久游网,华平投资亚信、浙大网络和智多微电子等等。

  活跃于中国的外资PE大多与一个机构组织密切相关,这就是中华创投协会,该协会成立之后,华平、凯雷等几家PE的核心人物都在其中担任过要职。该协会不仅是外资PE、VC之间的联络纽带,更是这些境外投资力量与中国政府进行相关谈判的桥梁,还是一个集结各类资源的平台。

  短短几年间,由这些PE导演的大片接踵而来,从新桥控股深发展、投资联想集团,到华平投资哈药集团、收购中轩,再到凯雷介入徐工、收购诚德钢管,高盛联手鼎晖收购双汇集团,让国人见识到了这股不同寻常的资本力量。

  凯雷引起业界关注是从收购徐工开始的。2005年10月,凯雷拟收购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当时,凯雷获得了徐工集团全资子公司徐工机械高达85%的股权,作价3.75亿美元现金。虽然之后因政策阻力而使并购放缓,但经过股权调整后,目前已经重新上报商务部,正在等待批准中。

  凯雷收购徐工遇阻事件成为外资PE在华的分水岭,此后的2006年正是PE在中国市场如火如荼之时,除凯雷拟并购徐工之外,还有多起同样备受关注的外资并购案发生,以致引发了一场关于外资对中国产业渗透是否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大讨论。2006年8月,商务部联合国资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证监会和外管局正式发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明确规定“今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制权,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的,当事人应向商务部进行申报。”

  规定一出,引起外资PE的反思,此前他们在中国全盘复制美国的做法,过分强调控股权,在中国似乎水土不服。之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外资PE的并购消息少之又少。

  即便如此,凯雷等外资PE并没有放慢脚步,而是继续寻找其它机会,改变的只是运作方式。在入主国企受阻后,他们将目光开始转向一些民营领域,凯雷于今年3月以8000万美元收购了诚德钢管49%股份的案子是其中代表。

  在中国业绩突出的外资PE,除了凯雷外当属华平。 2004年12月,华平收购哈药集团,被认为是外资PE第一次涉足并购国有大型企业,该案最终以华平联合中信资本和黑龙江辰能,以现金方式向哈药集团增资20.35亿元人民币,分别获得哈药集团22.5%、22.5%和10%的股份告终。此外,2006年2月,华平与香港上市公司国美电器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华平以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1.2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及2500万美元认股权证的形式策略性入股国美电器。2006年9月,华平又与其中方合作伙伴一起,以1.81亿美元获得山东中轩股份有限公司98%的股权,收购后华平实际持有的股份为30%。华平最新的投资案子是泰山石化。2007年3月,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泰山石化表示,华平将向其投资1.75亿美元。

  风格转变

  继凯雷、华平之后,KKR、黑石等外资PE巨头也纷纷转战中国。与先入者以VC身份、借助互联网平台进入中国不同的是,以KKR、黑石为代表的全球并购基金则是一改传统PE低调作风,在正式进入中国之前,做了充分的铺垫,来了次行业整体公关。

  在凯雷并购徐工遇阻、中国政府出台外资并购相关法规不久后,2006年12月,以黑石、凯雷、TPG等为首的PE巨头们在美国成立了一个行业协会,旨在研究行业动态及向监管层及相关机构提供行业信息并与之沟通。

  为了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这些新晋PE纷纷聘请有名望的工商界人士担任顾问。目前,KKR已聘请了柳传志、田溯宁等资深人士为顾问,黑石则聘用梁锦松为其中国区主席。

  更为关键的是,这时的PE更注重传播PE投资的最新理念。不久前KKR创始合伙人克拉维斯公开表示PE更重视长期效益,这样的言论对于中国监管层来说可谓是正中下怀。此前PE被视为一种短视现象,往往是拿钱走人,不管被并购企业的未来发展。克拉维斯的表态正是试图扭转这一不利看法。克拉维斯表示,今后KKR对于股权收购将格外慎重,“在收购之前,并购团队就要制定详细的计划,确立5年内使被收购企业达到一定的目标,以及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何种措施达到这个目标。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甚至重组被收购的企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进行相应的股权投资。”克拉维斯信誓旦旦地说。

  这些外资PE巨头的公关行动已经初见成效,克拉维斯认为,当前许多中国政府官员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经有所认可。这种公关为外资PE赢得了更多的机会。今年4月,KKR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河南天瑞水泥厂,又一次拉动了KKR在中国的并购航程。

  本土PE崛起

  正当外资PE不断变身之时,本土PE也在悄然崛起。

  在为数不多的本土PE中,弘毅投资算是一个突出代表。作为联想控股旗下的五大品牌公司之一,弘毅投资从2003年诞生起,就打上了联想这一深深的烙印。

  弘毅一期基金投资的江苏玻璃,后改名为中国玻璃,于2005年6月在香港主板上市。按照上市当日市值计算,弘毅获得超过5倍投资收益。该案从头到尾不到一年半时间,如此业绩,立即让弘毅在PE阵营树立起品牌,使其二期基金募集十分顺利。2004年,弘毅投资二期基金募得8700万美元,包括高盛、淡马锡等国际知名机构。2007年初,三期资金募集更是势头如虹,在婉言谢绝一些投资人的热情后,最终金额锁定在5.8亿美元。截至目前,弘毅投资的十余个案子里,已有三家实现上市,除了之前提到的中国玻璃外,还有2005年9月投资的先声药业,该公司于2007年4月在纽交所上市,以及2006年6月与联想投资一并投资的林洋新能源,仅半年后、即2006年12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弘毅投资最近的案子则是众人瞩目的石药集团。据悉,该案已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具体业务正在进行当中。石药集团经过重组,极有可能在A股上市,但具体操作还有待观察。

  诸如弘毅投资由于比外资PE懂得中国国情,更容易被中国企业及监管当局接受,而通常政府对于控股权比较敏感,而像弘毅投资这样的本土PE大多不强求控股,“其它PE在国企领域并购受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控股权的贪婪。”有本土PE人士如是说。

  另外,中国市场对于本土PE来说是主战场,而外资PE的全球视野决定了他们仍把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来看待,这恰恰为弘毅投资这样立足本土的PE留有生存空间。

  事实上,目前中国本土PE多是“混血儿”,因为他们的LP主要是外资,机制上与国际接轨,实施合伙人制,但具体执行时还是中国特色的董事会下的CEO制。弘毅投资、CDH鼎晖、中信资本等皆是如此。

  CDH鼎晖与弘毅投资较为接近,其脱胎于中金公司直接投资部。与弘毅稍有不同的是,CDH鼎晖先做的是高增长项目,近几年才涉足并购重组。2006年,CDH鼎晖携手高盛一起参与了并购双汇一案,在当时影响很大,涉及金额25.7亿元。

  中信资本起步较晚但势头强劲,除了入主哈药集团,还主导参与了对亚华种业的收购。近日,中信资本刚刚募集了一期资金,达到4.25亿美元,LP是新加坡淡马锡,以及GE金融等国际机构。首轮募集就如此高额,关键在于其前期收购哈药的漂亮表现。

  中信资本合伙人张懿宸指出,在资本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在形成,而且中国国有企业的公众化趋势将持续下去,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与一些PE的做法不同,我们对国企实施控股权收购后,不会选择转让给外资产业集团,更多的是选择上市。”

  水面下的力量

  本土PE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已浮出水面的,还有一些正在试图浮出水面的潜在力量,他们是国企改制重组基金、光彩49、山西能源基金、新能源基金等等。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保民日前表示,正计划设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基金,首期规模为100亿元,未来将增加至700亿元,其资金来源设置为:央企业占40%,地方企业占20%,境外资本占30%,民营资本占10%,外资方面目前正与淡马锡控股洽谈。该基金的主要投向设定为央企的二级和三级企业,以及地方大型国有企业。

  据李保民透露,中科招商是该基金的协调发起人,如此可以预见,同样属于本土PE,同样关注于国企的重组并购,届时在弘毅、鼎晖、中信资本和中科招商之间,将会有一场较量。

  另一家引人注目的基金则是光彩49集团。该集团是在统战部、工商联、光促会支持下由几十家民企等额股权合资而成,成立于2005年底。据其执行副董事长向宏介绍,该集团旨在为民企提供公共政策及投资服务,是一家类投行、类基金、类资产管理公司的综合集团。最新消息称,原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徐子望已出任该基金总裁,这给业界留下了充分的想向空间。徐子望曾是高盛董事总经理,主管高盛中国事务,领导了许多重大的中国上市项目,包括中国石油、山东国电、北京控股、北京大唐、中国南方航空等。更为关键的是,去年下半年上任的美国财长鲍尔森是徐子望的前老板,即前高盛首席执行官,其资源优势非常人所能媲美。此番光彩49找其加盟,其决心可见一斑。

  而作为工商联下属的新能源基金也在困惑中寻求着突破。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国务院待批、产业基金管理办法没有出台的情况下,或许会选择第三条路,即在境外注册一家外资基金,采用类似PE机制来运作,以绕过政策障碍。但他们面临的问题是,要找到出色的GP管理。

  山西能源基金则类似于渤海产业基金,目前尚在等待国务院批准。另有其它的一些基金也在积极运作中,一些券商也在效仿高盛,希望成为高盛那样的新投行,进入中国的PE领域。

编辑 赵海涛 新经济导刊
[进入IT论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