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IT浪潮 > 滚动新闻 正文
关键词:

电脑报:当中国高考遭遇网络语言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6-04 17:18

  互联网一代首次大规模参加高考

  电脑报记者苍山子李季

  2007年,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又来到我们身边。

  回头一望,于1977年恢复的高考已经走入第30个年头,而今年高考有着特别的意义:参加高考的考生基本出生于1989年前后,在这一代人进入中学之后,也是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07届的高考考生,是真正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络一代“,互联网的烙印深深打在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之中。

  正是这样的原因,2007年高考首次迎来了最大规模的“互联网一代”考生,更为重要的是,伴随这些网生代考生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网络语言,对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中国高考产生强烈冲击。

  面对这样的冲击,每一个关心中国高考的人都必须思考:在高考中,网络语言究竟是个性的宣扬,还是对考试严肃性的亵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考生们应该何去何从?传统教学又应该如何适应这种冲击?

  新闻扫描:

  高考对网络语言说不!

  2007年5月28日,央视国际第二频道在“第1时间”中播报了2007年高考的备考新闻,其中引用了有关专家观点,善意地提醒考生“中高考作文慎用网络语言”。节目播出之后,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高考作文中语言问题的关注。让原本就在持续的关于网络语言能否进入高考作文的大讨论热浪又一次掀起高潮。

  网络语言在高考作文中出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怎样被披露的呢?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回以前出现过的一些媒体报道:

  镜头一:新华网上海3月1日电:从3月1日起,如果在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诸如“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

  镜头二:人民网·天津视窗4月25日讯:《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近日出炉后,多家媒体报道,2007年高考作文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将遭到封杀。尽管日前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人士出面澄清,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大纲中,没有明文规定高考作文不能使用网络语言,但网络语言的使用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新闻点评

  由于目前中国高考仍然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对于高考作文这个分值较高、一般人又比较能够理解的测试模块,关心起来要比数理化等专业性强的知识内容更胜一筹。不仅每年考前会涌现出五花八门的预测、模拟、辅导,就是考试之后有关作文考题内容、答题情况的争论也十分激烈。

  网络语言如今又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实,高考作文语言形式问题原本一直受到争议,比如前几年大家在争论的诗歌作文满分卷应不应该等。如今,中高考作文中出现的一些网络语言,也引起社会与学校的普遍关注。其中,有人反对在高考作文中封杀网络语言,有人提倡采取稳妥方式回避网络语言,也有人赞成适当应用新语言来增加创新看点……争来争去,无非就是:第一,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是不是不规范行为?第二,作文创新是不是可以吸纳网络语言?第三,网络语言在考试中出现应不应该扣分?

  考生调查

  对网络语言很小心

  为调查考生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以及在作文中是否会采用的问题,记者对经济中等偏上的华东地区某县市级第一中学理科实验班、普通理科班和文科班的高三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高考作文与网络语言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是

  A男 (65%)

  B女(35%)

  2.你是否曾有过上网的经历

  A经常上网(59%)

  B不经常上网(26%)

  C从不上网(15%)

  3.你喜欢网络语言吗

  A喜欢(89%)

  B不喜欢(11%)

  4.你认为“酱紫”表达的可能是

  A一种酱菜(8%)

  B僵化思想(3%)

  C这样子(89%)

  5.网络语言“潜水”的意思是

  A一种运动(6%)

  B在网络上的隐身状态(87%)

  C不知道(7%)

  6.如果指一个人很“BT”是说他

  A BT下载工具(16%)

  B他性格很变态(68%)

  C他性格很特别(16%)

  7.网络语言中经常说一个人或事很“IN”,是指

  A很跟潮流(30%)

  B很保守(45%)

  C不知道(25%)

  8.在高考作文中,您对网络言的使用观点是

  A坚决不用(80%)

  B适当用(18%)

  C多用点(2%)

  调查点评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听到了考生对网络语言的真实看法。一位高三文科班的女生说:“:我不同意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因为多数网络语言很无聊,使用之后文章的底蕴降低了。再说作文本身是主观题,对阅卷老师来说如果接受不了可能会影响得分。”

  另外一位男生却说:“对网络语言应有包容心,就像当年白话文的兴起,它也是受了很多磨难的。”

  从考生们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没人愿意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这是每一个高考参与者的行为底线。所以一般很难再会出现白卷英雄。为了求稳,大多数的人写作文也就是追求不跑题,观点突出,结构整齐,卷面清晰,总之是从内容、风格到文字都要给阅卷者一个好的印象,把不失分作为第一要素。

  在芸芸众生之中必有英才,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总是有出人意料之作,也正是不同于大众的个性化让他们脱颖而出。网络语言是不是这种英才的标志性内容,的确也没有人敢预言。所以说,网络语言倒不是完全不能用,只是目前其稳定性不强,如何把握它的内涵与价值还很困难。

  教师调查

  高考用语规范很重要

  为了解当今教师对网络语言的认知程度,同样一份调查问卷,记者也拿给了10位高三毕业班的语文老师来完成。

  高考作文与网络语言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是

  A男 (30%)

  B女(70%)

  2.你是否曾有过上网的经历

  A经常上网(50%)

  B不经常上网(40%)

  C从不上网(10%)

  3.你喜欢网络语言吗

  A喜欢(20%)

  B不喜欢(80%)

  4.你认为“酱紫”表达的可能是

  A一种酱菜(50%)

  B僵化思想(30%)

  C这样子(20%)

  5.网络语言“潜水”的意思是

  A一种运动(70%)

  B在网络上的隐身状态(10%)

  C不知道(20%)

  6.如果指一个人很“BT”是说他

  A BT下载工具(60%)

  B他性格很变态(30%)

  C他性格很特别(10%)

  7.网络语言中经常说一个人或事很“IN”,是指

  A很跟潮流(30%)

  B很保守(20%)

  C不知道(50%)

  8.在高考作文中,您对网络言的使用观点是

  A坚决不用(80%)

  B适当用(20%)

  C多用点(0%)

  教师观点

  做完这套试卷记者又将高考作文中出现网络语言该不该扣分这个问题,对10位老师做了简单的调查。

  10位老师中,有6位老师认为应该扣分,坚持网络语言是网民即兴创造的特殊词语,考试作文中不能使用。有3位老师认为不应扣分,坚持网络语言是语言生机勃勃的表现,是年轻人的语言,不能扼杀网络语言。有1位老师认为无所谓,他感觉反正语言中特殊时期、特殊人群、特殊环境的应用,等学生年龄大了生活在现实中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就不用了,现在用不用无所谓。

  曲文静

  职务:江苏某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任教时间:10年

  网络语言能够在短期内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与适宜生长的土壤。这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有些网络语言还很肤浅。

  但也有很多网络语言生动活泼、表意形象,且展示了原创人员丰富的想象力。因此,说它们是语言垃圾,实在有些不妥。

  当然,高考作文,考查的是考生正确运用汉语文字的能力,如果通篇都是网络语言,特别是一些普通人(指非网民)使用频率不高的网络语言,让人不晓其意、如读密码,不但不能表现出考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且有宣扬谬误之嫌,实在令读者难以接受。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高考中适当运用一些网络语言,如文中人物对话等,对塑造人物个性是有益的。而在描述性的文字中运用网络语言是不妥当的。这与在汉语文章中夹杂英文与全球通用的字母缩写词汇是一样的,关键是看目的是什么。比如,现代散文精品《荷塘月色》中的一句“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反而会比“如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更俏皮。同时在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大师的文章里也偶而夹杂几个英文直译词汇,不但没有影响文学性与严谨性,还能够由此表现出很深的含义与韵味。可是,如果我们随处用上一些“OK”、“OVER”等单词,并不能显得有派头,会让人觉得是假洋鬼子。网络语言也是如此,妙用就好,乱用就滥!更不能有事没事就跟个“笑脸”,加个“东东”,这都很别扭!

  付强

  职务:重庆市渝中区某重点中学语文教师

  任教时间:7年

  我坚决反对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不论是考试作文,还是文学创作,只要是文章都是要针对阅读对象的。考试考的就是这种能力,即要充分考虑到阅读对象的具体情况。网络语言主要的流通环境是在网上,或者是在网民之间,与现实应用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就像命题作文一样,让你按要求写作你非要独树一帜,风险是不言而喻的。网络语言凭借语法简单、形式诙谐等优势在网络上广泛流通,但要在更讲规范的现实社会中普及,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并不是文化先进性与否,也不是作文是不是与时俱进的问题。就像歇后语,它也很有文化特征,也可以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却并不能用于规范的文章之中,只可以在通俗小说故事之中。回到高考作文话题中来,不仅很多网络语言用法不规范、含义不明确,很多阅卷教师也并不一定全懂网络语言,这对考生取得应有的成绩是很不利的。总之,我不同意在高考中使用网络语言,我以前模拟考试中也一直强调个别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可能失分的问题。

  调查点评

  毫无疑问,老师并非都是与网络隔绝的人。他们的观念,不论是同意网络语言进作文,还是反对使用网络语言,都是从爱学生的角度出发的。他们的苦心都是为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能提高,为了高考能取得应有的成绩。高中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要适应社会,作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能够书写规范的文章用以表达、交流思想。而文学创作教育并非大众化的,仅是对有专长爱好的学生加以引导。所以,老师们的对网络语言在作文中的应用反对与否,大都没有离开这个教育宗旨。看来,即使有考生会采用网络语言,首先就要自己有能力驾驭,不能画蛇添足,也不能张冠李带,更不能东施效颦。

  专家辩论

  慎用、宽容各执一词

  学生、教师的观念差异很大,那么阅卷者和文字专家又如何看待网络语言进作文呢?他们对待考试中使用网络语言的态度是否一致呢?

  反对方:

  高考作文中用网络语言要吃亏

  于老师,山东省烟台二中高级教师,曾担任高考阅卷老师

  高考作文的阅卷老师对网络语言是很反感的。这些阅卷老师都是受过中国传统、专业教育的,对汉语言有很深的感情,虽然他们日常生活中也接触网络语言,能够看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是他们会自觉维护汉语言的规范性,看到不规范的语言、错别字甚至错误的标点符号,都不会宽容对待,所以,学生在高考作文中用网络语言是占不到便宜的。

  一位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的负责人

  高考作文中并不提倡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因为网络语言虽然也比较生动,但却多少显得有些单一、肤浅,经不起时间的检验。高考作文中不使用网络语言,也不会使作文变得不生动,恰恰相反,这样会使学生转而去追求更有品位的生动。

  赞成方:

  让阅卷老师去学习网络语言

  宋老师,北京某重点中学校长

  自从网络语言出现以来,就充满了争议,社会上也褒贬不一,有人斥之为“语言垃圾”,甚至上升到“影响国民素质”的高度。而有人则持赞赏态度,认为网络语言轻松、活泼、时尚,我们应当用宽大的胸怀来包容。不管怎样,这些争议都在提醒我们:网络语言正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并为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所接受。网络语言肯定有其可取之处。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中高考大纲里没有出现不能使用网络语言的硬性规定。

  王雷,语言文字专家

  基于“许多老师不适应网络语言,甚至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不禁让人有一种想为考生们“打抱不平”的冲动。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都应该是以考生为本位,以考生最擅长、最能激发潜能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以批卷老师为本位,以最方便他们批卷的方式来进行。换言之,在考生与批卷老师之间出现某种不一致的时候,应当是老师迁就考生,而不是牺牲考生的利益迁就老师。

  因此,与其建议考生谨慎使用网络语言,倒不如让阅卷老师主动去学习网络语言。应该看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掌握网络知识、熟悉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素质,这不仅是对老师职责上的要求,也是对考生负责和公平的要求。主动学习网络语言,当然不仅仅是要求老师们学会“BT”、“骨灰级”等几个新词汇,更主要的是要转变一种教育理念,总之一句话——要“与时俱进”。

  本报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稀饭、抓狂、色友、驴友……这些网络语言你明白多少?

  21世纪是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不仅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且影响越来越大。在这里,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关于网络语言的专题,主要就是因为它对考生乃至中高院校的教学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对当今青少年的影响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因为出生在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的这一代人是在一个比较成熟的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从小就与计算机、网络打交道,所以网络语言已经无声无息地渗透进他们的生活,网络语言在试卷中也频频出现,哪怕是高考。于是高考中能不能使用网络语言在教师与考生中产生了极大争议。

  的确,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语言文字在形式上的发展,我们接受它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去顺应,因为万事万物都有优劣之分,网络语言也是。

  在做完这个专题后,我们感触很深,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我们很难对网络语言是否应该在高考中使用下一个明确的结论。就像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这个问题时也难以抉择一样。如果支持学生使用网络语言,那么在高考中有的阅卷老师会反感,学生势必会吃亏;如果反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那么这又有悖于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压抑学生活泼、热情的天性。但在处于矛盾中心的时候我们必然要做选择,套用一句名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考试中,考生们都应该慎用网络语言,用也要用最经典、最精华的,尤其不能盲目采用一些肤浅、粗糙,更不要冒险自创一些怪味的网络语言。

编辑 赵国栋
[进入IT论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