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IT浪潮 > 滚动新闻 正文
关键词:

互联网周刊:胶片相机的溃败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5-28 16:30

  柯达缩水、尼康转型、美能达出局、爱克发破产,传统相机也许有一天会消亡,然而,摄影不会。

  秋离/文

  2005年~2006年,是全球影像产业剧烈震荡的两年。数据显示,2006年日本照相机生产商在全球范围内一共销售了6477万台数码相机,远远大于传统胶卷相机538万台的销量。而传统相机领域的王牌大户们裁员的裁员、转产的转产,一边倒的走向了没落。徕卡公司成了这场大战的风向标,似乎只有徕卡能决定胶卷相机会不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按照市场判断,徕卡势必将与少数派的尊崇一起,在这场胶片与数码的风云争霸中,成为最后的坚持者。

  末路英雄

  数码相机崛起之后,传统影像行业快速萎缩。相机的生产大户们,一面紧锣密鼓的缩减传统相机的份额,一面悄无声息地积极研发各种高新数码技术,若非如此,就很难在这个“喜新厌旧”的市场中成为幸存者。

  当柯尼卡美能达的发言人2005年推断传统相机退出市场的最后期限是“三年”的时候,喜爱胶卷相机的发烧友们还对其嗤之以鼻。直到随之而来的影像产业的剧烈震荡,尼康公司的分析师把“三年预期”改写为“屈指可数的日子”,人们才认清了局势的变化比想像中还快。“胶卷相机的未来在哪里?”质疑之声来得铺天盖地,这时,许多人把希望寄托于德国徕卡(Leica)身上,寄希望于这个世界顶级的传统相机生产商,这个曾经赋予了胶片无数梦想的传奇能保住胶片的命脉。

  影像产业这场12级大地震,迫使着全球生产商们纷纷对数码相机缴械投降,一直以来坚持传统不动摇的徕卡,虽然在一次次的“世界相机大战”中所向披糜,但这次同样不能稳如泰山。

  “数码技术好比电子邮件,不过是一场时尚、一段间奏。”徕卡公司总裁彼得·寇恩在接受德国某杂志采访时,坚信不疑的说过:“摄影是截然不同的,它回味悠长—只有徕卡,才能永恒地给你这种享受。”大概能有如此底气嘲笑数码相机的,全世界也只有徕卡了。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德国相机制造业的传奇,徕卡能生存得如此之久,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公司大规模崛起,佳能、尼康、美能达向欧洲的老牌相机厂商发起了强有力的攻势。日本相机轻便操作简单,兼有电子对焦系统,而价格低廉是他们最大的杀手锏。“当时日本人席卷全球市场,先进的技术,大规模流水生产,价钱上没有欧洲厂家可以匹敌。我们的唯一武器就是传统技艺和经久可靠的质量。但市场偏爱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那是塑料相机的时代。”一位徕卡经理对当年战况之惨烈,依然记忆犹新。

  在那场“自卫反击战”中,欧洲的众多品牌禄徕(Rollei)、福伦达(Voigtlaeder)、蔡斯(Zeiss)纷纷败下阵来,在日本对手“物美价廉”的冲击下溃不成军。徕卡也面临同样的生死困境。在得到瑞士巨商斯密德亨尼(Schmidheiny)家族的支持下,坚信塑料相机不会一统天下的徕卡,毅然把注意力集中在相机的精确度和使用寿命上,在1万欧元的高端市场,把手工发挥到了极致,放弃与塑料相机在低价位上打消耗战。上世纪90年代初,传统经典得以复兴,徕卡相机炙手可热,短短几年销售额就超过1亿欧元。坚持手动对焦、原料和制作沿袭自己独特的高质量,是徕卡决胜江湖的独门秘籍。

  然而,与塑料相机“分庭割据”,在数码技术面前,徕卡陷入了财务危机。在2004/2005年财年中,徕卡公司的亏损额为1000多万欧元,相当于其基本资金的一半还多,并高于此前预计。如果算上2003/2004年度已经亏损的1600万欧元,其总资本金已经下降至股本金的一半。由于巨额的亏损,德国商业银行、德累斯顿银行、汇丰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还缩短了徕卡的还款期限。屋漏偏逢连夜雨,在2005年5月31日特别股东大会期间,徕卡公司董事会提交了一份资本解决方案,然而法国HERMES集团等2家徕卡的主要大股东拒绝了这一重建方案。相机产业的大革命、亏损数额逐年增加,连同重建方案胎死腹中一道,将徕卡置于了前所未有的困顿境地。

  徕卡公司职工委员会主席奇梅曼,在办公室里挂了一幅漫画:一只被长脖仙鹤死死刁住不放的青蛙正在拼尽吃奶的力气,挣扎着逃出死亡的命运。“永不放弃。”奇梅曼要将这一信念,根植在徕卡所有员工的心里,因为对于全世界徕卡相机的狂热者来说,它早已不是一个品牌那么简单,而是潜藏于灵魂深处的追求、崇敬与信仰。

  燃情岁月

  一个优秀的专业摄影师不一定拥有徕卡,但凡是对摄影略通一二的人都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它左右着全世界摄影迷们的喜怒哀乐,它记取了世界上每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和今世人刻骨铭心的瞬间,它让无数人为了那个圆形红色小徽标,心甘情愿的掏空钱包。

  在工业革命的年代,人们生产的工业产品无一例外的硕大而又复杂,照相机也是如此。木造的机身加上固定的镜头,大型玻璃材料的底片,体积庞大不说,使用起来也相当困难,如果再加上沉重的三脚架,那简直就是专业摄影人士的噩梦。

  1913年一个普通的日子,徕卡的故事就发生在威兹勒小镇—矗立在德国中西部,有着木制结构的老式楼房和整洁狭窄街道,一个古朴而幽静的地方。故事的主人是徕兹公司的首席光学技师奥斯卡·贝那克。这是一个喜爱拍照和拍摄短片的家伙,熟悉电影里用的35mm胶卷。当时的相机是用来测量曝光度的,他按人眼的视角设计了24×36mm底片幅度的小型相机,这比那些又大又笨的相机要先进的多,效果也不错,而轻便的特点更是让摄影者爱不释手。这台采用42mm定焦镜头,1/40秒快门速度,可以拍摄40张底片的“测光机”是世界上第一台有测距取景器的135相机,也正是它改写了相机的历史。

  艰难转身

  数码技术铺天盖地而来,要与时俱进还是捍卫经典?迎头赶上还是另辟蹊径?异常艰难的选择摆在了徕卡面前。饱经风雨的“老人”显得无所适从,最终竟然决定要在泾渭分明的数字与胶片之间,硬生生地辟出一条“二合一”的新路。然而,其艰难程度也令徕卡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耶稣说,要走窄门。在无人敢走的地方踩出一条路,是拔得头筹的捷径,徕卡的招险,暗合了这条定律。

  冷战结束后,柯达公司发布了民用消费型数码相机DC40,打响了数码进军相机市场的第一枪。尼康首部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D1,凭借远低于柯达DCS系列相机的售价开创了数码单反平民化的新纪元。此后,数码技术在柯达、富士、尼康、佳能、柯尼卡美能达等相机厂商你追我赶中突飞猛进,各种记录刚刚产生便被刷新,巨头们在性能与价格、像素与质量中一路血拼到今天,成就了数码相机一统江湖的局面,也使得2005~2006年,全球相机产业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按照Info Trends公司的预计,2010年专业摄影领域数码技术的使用比例将由现在的70%上升到90%,传统相机遭到史上最严重的重创。

  在传统向数码过渡的重要关头,柯达、尼康、柯尼卡美能达、佳能等生产大户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向看不起数码相机的徕卡,意识到相机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偏移的时候,但本身在数码技术上还处在真空状态。2003年6月,徕卡断然决定研发“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胶片与数码兼具的专业单反相机”。美国伊士曼柯达和丹麦Imacon公司受邀成为徕卡的合作伙伴,分别承担了硬件图像感应器和控制软件的研发工作。徕卡的要求很明确:“要使Leica R8/R9相机在无须做出任何修改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机身现有的电子触点顺利完成信息交换。”

  任何一次“独一无二”都绝非易事。数码模块系统的研发困难重重,要将柯达原有的千万级别“全画幅”CCD移植到Leica身上,还要时刻顾及到兼容性,在业界人士看来,跨越数字介质与银盐胶片之间那道深不见底的鸿沟,简直就是一场不可能的任务。按照原定计划,徕卡的数码旗舰产品应该在2004年底就推向市场了,但是技术领域的难题使原定的发布时间一再推迟,直到第八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上,业内人士和发烧友们才有幸一睹R9D的庐山真面目。这台“用一个固有机身平台搭载两种不同影像存储介质”的产品保留了胶片的记录功能,又运用了数码的优势,反映出相机在当前时代中的特色:“数码还不能取代一切,但这一天不会久了”。

  徕卡的两手策略或能保住自己的江山,但徕卡的动向,使热爱胶片的人们充满了疑虑。有人认为,数码不会取代胶片,正如摄像不能取代绘画一样。只要全世界还有胶卷相机的喜爱者,徕卡就该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日本写真艺术专门学校在过去的五年时间内花费了70万美金用于升级数码产品,但该校主任表示:“两种摄影方式我都使用,但我更喜欢传统的胶片技术。它不会消亡。”

编辑 赵海涛
[进入IT论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