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谁能想到,K7平台步入移动领域,竟是毒龙打头阵
在台式机处理器领域,K7系列的速龙(Athlon)与毒龙(Duron)与Intel的奔腾3展开了连番鏖战,相信不少读者至今依然记忆犹新。AMD在K6系列处理器之后所推出的K7系列性能非常强劲,第一次让Intel有了难以招架的感觉。其中速龙处理器的速度抢先突破1GHz,后来奔腾3 1.13GHz的产品闹出的回收风波,都让Intel尴尬不已。不过在移动处理器市场上,AMD远远没有台式机处理器市场那么风光。
速龙处理器性能非常强劲,不过其发热量也是非常巨大,当时甚至有玩家上演了用处理器煎鸡蛋的“好戏”,将这样的处理器应用到笔记本领域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AMD第一个进入移动处理器市场的K7架构处理器是面向低端的毒龙。
谁曾想到,第一个进入移动处理器市场的并不是
大名鼎鼎的速龙(Athlon),而是其低端简化版的毒龙(Duron)
2001年1月15日,移动毒龙(Mobile Duron)正式公布,包括了600MHz与700MHz的两个型号。它使用了0.18微米的工艺制作,但是由于并不支持Power Now!技术,这款处理器在功耗与发热量方面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不过即便如此,基于AMD在台式机处理器市场上的成功,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了AMD的阵营。
NEC采用移动毒龙700MHz的笔记本——LaVie U LU700R
移动毒龙处理器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除了其自身功耗与发热量问题之外,Intel当时的移动奔腾3正如日中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为了保持自己在移动处理器市场上的王者地位,Intel所打造的移动奔腾3系列可以说是非常成功。0.18微米工艺制作,100MHz外频,SpeedStep节能技术,再加上良好的性能与较低的功耗与发热量,在当时的移动处理器市场上,移动奔腾3可以说是极具统治力的。2001年3月20日,Intel的移动奔腾3处理器发售了速度为1GHz的型号,也算出了一口在台式机市场上被AMD抢先的恶气。
无论是性能,还是功耗与发热量,移动毒龙都无法与Intel移动奔腾3对抗,AMD自然不会让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2001年5月14日,AMD正式将在台式机处理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速龙处理器引入到了移动处理器市场上,名为移动速龙4(Mobile Athlon4),而移动毒龙处理器也作为其低端版本,也不断提升各种性能指标。
作为移动毒龙处理器的继任者,移动闪龙处理器直到现在,
依然在为AMD在低端移动处理器市场上发光发热。
如同赛扬处理器与奔腾处理器一样,AMD的毒龙处理器一直作为其主流处理器的低端版本,征战于市场上,在笔记本市场上也是一样。自移动毒龙处理器登场以来,就一直扮演着主流处理器简化低端版本的角色,在AMD的低端处理器品牌从毒龙进化到闪龙(Sempron)之后,移动闪龙(Mobile Sempron)处理器又成了AMD低端移动处理器的主力产品。
移动毒龙抢先推出,只能说是AMD的权宜之计,真正用来与Intel移动奔腾3正面对抗的,还是移动速龙4处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