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IT浪潮 > IT业界 > 国内 正文
关键词:

波导科技寻找品牌退路 斥30亿元转战汽车业


http://www.enorth.com.cn  2003-12-01 14:47

  11月17日,波导造车的传言再度盛起。号称中国手机行业“狼”的波导似乎铁定要进入汽车业,用30亿元打造汽车神话。

  据波导科技一位负责财务投资并参与汽车项目的徐经理证实,波导的确有意进军汽车业,目前已进入最后的实质性考察期。

  而实际上,一直以来,媒体都弄错了一个地方:造车主角是二股东波导科技(即波导的创业团队),而不是平常所认为的波导股份。从本次波导造车宣传的力度和可信度方面来说,似乎达到前所未有的态度。正如一个资深人士说的一样,“波导科技的防御战正式打响了”。

  试探大股东的态度

  对于波导要造车的传言,业界普遍的观点是,今年手机市场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愈演愈烈,利润率急速下降。因此,寻找手机以外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就成为当务之急。而且,一直比较低调的波导董事长徐立华也曾对外公开宣称过:“手机行业竞争越来越残酷。据我所知,2003年国内手机产能将达到2亿部,而市场只能容纳8000万部左右,严重的供需矛盾注定今年国内手机市场很难做。”

  徐经理同时也承认,波导造车是因为手机业的前景不明朗,只有“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许多熟悉波导背景的业内人士却认为,波导造车另有所谋。有人分析,“其实波导创业团队早在6月份的那场造车风波就开始试探中国普天的态度了”。

  据悉,中国普天拥有宁波电子信息集团56.7%的绝对控股权,而宁波电子是波导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拥有波导33.75%的股权,也就是说,中国普天以“曲线”的形式控制着波导品牌。而作为波导品牌的创业团队徐立华等人组成的波导科技集团在波导股份公司中却只是二股东,占股33%。2001年,普天全面整合集团资源,强化管理,统一品牌,以实现普天总裁欧阳忠谋的“强势整合普天,进入世界500强”的宏伟目标。有分析称,在业内素以“强势铁腕”著称的欧阳忠谋,对于整合态度相当坚决,希望将旗下原来基本独立的子公司的“资产经营权”和“产品经营权”全部收归总公司,成为由普天集团母公司统一管理的整体。因此,波导品牌单独存在只能是暂时的,纳入普天战车只是迟早的事。

  造车寻找品牌退路

  随着徐立华出任波导股份的董事长一职之后,一方面在为波导品牌的生存争夺话语权,另一方面则不得不思考波导品牌的退路。毕竟,大股东在中国普天手中,凭资本说话在业界已是屡见不鲜。因此,如果波导做不成手机了,能在汽车业写下一笔,波导品牌也不至于就此夭折。

  而且,早在6月份,徐立华刚上任不久,波导就传出要造车的消息。虽然最后以波导股份公司发出公告澄清事实而告终,但普天对此事没太在意的态度更坚定了徐立华为品牌谋出路的决心。而且,随着美的、科龙、新飞、奥克斯等企业入主汽车行业的“热流”促进,以及在汽车业居高不下的利润诱惑下,波导“随大流”涌进车市争食的本身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为何在半年之内,波导两番传出要造汽车的消息呢?波导科技又意欲何为?我们可以在证券市场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在资本市场有一种叫“反收购”的防御战略,即有MBO想法的管理层为了防止国有股被秘密收购,或者为了向国有股持有者施加压力,一般会采取“反收购”战略,赢得主动,为成功进行MBO创造条件。而波导此举则与“反收购”的防御战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只是主角和身份而已。

  波导真的要通过汽车业来金蝉脱壳吗?汽车业能够实现波导的品牌维新之梦吗?

  波导维新还在观望

  从波导向媒体透露的只言片语便可窥其一斑,“对于汽车项目的明确规划,波导科技目前还在观望,因为还存在太多的变数”。

  实际上,当初波导科技拟和浙江省政府各自投入30亿元共同合作进入汽车业。但目前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股权、资金、合作条件等诸多要素都还没有落实。

  波导也说,波导科技在资金来源、技术支持、切入方式等方面,都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基本框架,目前只是运作到前期的可行性分析阶段。那波导又有没有能力将这个项目运作成功呢?毕竟轿车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行业,连美的都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波导又凭什么呢?

  当初,凭着李玟妩媚的眼神和一句“手机中的战斗机”的广告语,波导迅速完成了品牌的原始积累,短短几年内便从默默无闻冲刺到行业第一的宝座。高处不胜寒,此时的波导面临着“外忧”和“内患”的双面夹击。

  经过2002年的大丰收年,2003年手机行业的厄运就压得每个手机企业喘不过气来。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中国制造的手机仅2270万部。到了2002年,这个数字膨胀到了1.316亿部,2003年前4个月,产量进一步增长至5170万部,这些还不包括大量来自韩国、我国台湾及欧美等国企业的手机。而最近两年用户的需求增长却基本保持在5000万-6000万部。

  更要命的是,来自波导内部的种种矛盾。除去波导科技与宁波电子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创业团队的“兄弟阋于墙”外,波导营销也开始呈现病态发展。

  品牌陷于中低端而难以自拔,很明显的例子便是“多易随”这个定位高端的子品牌难以推动;波导最引以为豪的法宝———渠道以及随着销售增长的售后服务、维修成本也开始成为吞噬波导利润的无底洞;同时,库存也是波导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仅2002年,波导产能过剩就达52万台。渠道上的人海战术、大批量的库存,使波导的流动资金也捉襟见肘。特别是,由于自主研发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使得波导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一直难以提升。

  加上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软肋”,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波导发展的重要问题,亟待加以解决。因此,无论是进军轿车业的多元化还是走通讯业的专业化,波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波导的现状,最终的“救世主”只有自己。

编辑 赵海涛
[进入IT论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