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IT浪潮 > 网络生活 > 文化 正文
关键词:

互联网“咬”伤了孩子的身心


http://www.enorth.com.cn  2001-12-10 09:31

  互联网渐渐成为一些家长和老师眼中的“洪水猛兽”,而色情网站、网恋等字眼,更是让关心孩子的大人们心惊肉跳。孩子沉湎于互联网游戏已是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

  北京市150多位政协委员历时4个月完成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上网比例达81.3%,比成年人高出22个百分点,有7成学生网民沉湎于网上聊天室,而有4成多则经常光顾色情网站,孩子沉湎于互联网游戏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互联网也随之成为“咬噬”部分青少年身心的“电子海洛因”。

  互联网“咬”伤了孩子的身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公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18岁以下网民占我国上网总人数的15.1%,而在对网民职业分布的调查中,“学生”的比例占到23%,是所有职业中最多的一项。

  如此多的青少年上网人群给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网络的隐匿性,将目光瞄准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作为即时通信服务(OICQ)的提供商,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向每一位用户提供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OICQ对青少年实施犯罪的案例。其中一则来自大连的案例说,该市某职业高中两名女学生在网上聊天时结识一男网友,在相约见面后,该男网友将二人骗至宾馆,其中一名女学生被强奸,另一名女学生因极力反抗而脱险。

  相对于虎视眈眈的犯罪分子,更多的危险来自于那些看不见的手。成人网站、聊天室、在线游戏,这些原本应该远离青少年的内容,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无选择性,孩子们唾手可得。有报道说,在辽宁锦州的一些网吧里,个别老板竟然向孩子们推荐一些黄色网站,让其随意浏览。在一家悬挂营业执照的网吧中,当业主被问及为什么不装网络信息安全卡时,得到的回答竟是:“生意肯定会受影响,如非装不可,也想办法不用。”

  虽然互联网带给人们的是虚拟的世界,但虚拟的互联网却可以带给青少年实实在在的伤害。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中学生因为迷恋网络而犯罪、甚至自杀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武汉市6名十五六岁的辍学学生因为没钱上网,在市区抢劫;浙江省绍兴县一名连续三个通宵上网的少年,因父亲不准他再去网吧,竟从四楼窗口一跃而下,以身“殉”网;湖北省一名高中生因浏览黄色网站而出现了情感性精神障碍……

  自控、自护能力差是问题的关键

  诚然,互联网一方面为青少年学习、交流以及娱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天地,但是另一方面,青少年通宵达旦沉湎于网络,对其学业、健康和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互联网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浙江大学的一位教育专家指出,青少年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是他们频频在互联网前“受伤”的关键原因。

  北京一位因女儿迷恋网络而向社会大声疾呼的母亲,曾对记者描述女儿对网络的精神依赖。这位母亲说,女儿有时也向她求助:“我也控制不住我自己,一天不上网我就浑身不舒服,每天都想上网,哪怕只是上去看一看。”自从女儿迷上上网聊天后,学习每况愈下,母亲想尽了方法来管教女儿,却总是不管用,被认为是“改变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互联网,竟成了一些青少年的精神鸦片,这不禁让人们对互联网如何服务于青少年产生了怀疑。

  单个力量无异于杯水车薪

  今年4月30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局联合下发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者不得允许无监护人陪伴的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其营业场所;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限于国家法定节假日8时至21时。尽管这些规定将对改善目前网吧管理混乱的局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政府部门还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现实是,上网吧并非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地球村”的口号让电脑和互联网进入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一些家长自己不懂计算机技术,但为了孩子而省吃俭用买电脑,至于孩子用电脑来干什么,这些家长则全然不知,更谈不上管教和指导了。由此,专家建议,对未成年人上网单纯地进行“堵”固然是不明智的选择,但任由未成年人自由上网也是错误的做法,除政府部门要运用高科技手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互联网的管理、防止病从“口”入之外,学校和家长也应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作用暴露出社会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仍存在较多的盲区。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家庭和学校缺乏对青少年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不少人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于是他们不得不在互联网上寻找精神寄托。更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危险防预能力的缺乏,又给全社会提出了新的课题。有教育专家指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伤害”是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青少年自身、家长、学校、政府、互联网企业的单个力量都仅仅是杯水车薪。(潘海平 朱立毅)

  

编辑 陆鹏 市场报
[进入IT论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